学术活动

标准化随感(四)

  • 作者:李鑫
  • 发布时间:2019-01-01
  • 点击量:

五、标准与科学和技术的关联

国家经过二十多年大张旗鼓地推行农业标准化和社会服务标准化,特别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多次号召下,尤其是中央政治局全体常委会2007年学习农业标准化知识之后,全国人民才真的认识了标准化,逐渐感受标准化,正在应用标准化。然而,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人对标准的理解和标准化认识还停留在纸面上,认为标准是用文字表述的一个程序文件,被归入管理类,是软的东西,与科学没有关系等等。这些看法都不全面,都是浅薄而不周到的。

标准与科学、与技术到底是什么一样的关系呢?限于篇幅,这里只想给大家介绍三篇参考供翻阅: 

1. “农业科学、农业技术、农业标准及其关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12(6): 20-25, 43.)一文中,笔者明确论述了标准与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各自关系及相互联系,说明人类发展的实质是这三者标准的相互支撑与促进而提升社会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2. “标准的本质、归属与发展”(《标准科学》,2016(1): 8-11. )一文中,笔者提出了自然标准和目的标准的概念,阐述了两者间的客观关系,表明了自然标准到目的标准的传递中,人类不断完成自己的理想,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

3. 提供一幅摘自《农业标准化导论》(科学出版社,2016)的表达标准与科学和技术之间时空关系图供思考(图1)。该图结合论述形象地对标准、科学和技术这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概括,并说明对社会发展的循环支撑与提升。

 

六、展望

社会越向高端发展,标准和标准化的威力愈加显示。人们的生活需求极其多样,但生活要求又期望越简越好。一切欲望、工具和行为过程,都要求简约互换、运行流畅和良好对接,能够达到随心所欲的简单操作。如何做到,唯有标准和标准化作用下的严格过程。在这种复杂系统中,无论纵横,只有标准的介入,才能够使系统不断简约而不失功能发挥;只有标准化理论的指导,才能不断升级优化那些在人们使用前的集成、超集成乃至超级模块化,最终满足人类的一切需求。

人类真正幸福的生活,不仅仅体现在吃穿用不缺,还有文化和社会氛围的良好与顺心提供。那么,一个围绕着人、又有着不同性格与文化、还有不同个性的多样化体系,如何能够使这个高智商的群体变得更人性、更和谐与更友好呢?还是适用的标准及其体系介入,对生活、工作和联系等等方面给予规范,建立规约与遵守程序。这些也是标准化工件当前和今后的重要内容。

最近几年来,以美国为首的部分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实施遏制、包抄甚至围剿,如以301”调查等等为由单边发起不公干预,进行贸易战威胁,企图阻碍我国的发展。这种围追堵截式、携带强烈政治意图的挑衅源于他们明白,若“中国制造2025”实现,那些长期以来通过不公平条约、金融手段和洗钱手段来控制第三世界,以寄生方式过活的美梦将被打破,还要被人们从高台上拉下来去劳动,这是多么不能忍受的事情呀?所以不拼命遏制才怪。然而,我们为了不再受压迫,为了中华真正复兴梦,我们自强不息,经过了几百年的挣扎,才获得了新生,走向改革发展。特别是从十多年前的“标准、人才、专利”三大战略兴起,就已经下定决心由制造弱国到制造大国,现正向者制造强国挺进。这其中,标准担当着中坚力量,质量由标准直接决定。显然,标准化理论与标准化人才队伍已经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需求,要求标准化人加倍努力,夯实理论基础,加紧培养人才,奋力向“中国制造2025”推进。

有人质疑:“发达国家就没有像我国那样推行标准化,这是为什么?”在这里,我们必须明白两个不同。第一,我国是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农业大国,历史上的远离市场,失掉了标准化理论与实践明确发展的机会,只有在改革开放、面向市场时快速补课,来弥补我们这一重大缺陷;第二,标准化与社会发展的水平关系要均衡。要想进入高度文明世界,实现真正的强国梦,就必须加强标准化实施。发达国家,由于社会性质不同——资本主义与私有制,始终围绕着“最大利润”在转圈,市场发育早已成熟有佳,使标准化这一利润工具早被应用到角角落落,其理论与方法已经融入到全民血液甚至浸透了骨髓,渗透到中小学课本,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推进。但是,近几年的新动向,我们不得不特别引起注意:中国标准化的大力推进,又激扬了发达国家的关注,在最近五六年中,发达国家再次热度大涨,积极行动,在标准化方面大做文章。这是对我们产生的新一轮竞争叫板,需要标准化人的战略应对和实际努力!

因此,建立标准化学科知识体系,培养标准化专业各类人才,是国家走向制造2025、建立智慧引领体系、实现综合强国的核心任务之一。此路径是捷径,也是标准化事业健康、持续和有效发展的必由之路。

 

友情链接

青岛大学商学院质量与标准化系 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邮编:266071 电话:(0532)85955606

COPYRIGHT QINGDAO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