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当前位置: 首页>>人才培养>>本科生教育>>正文
本科生教育

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9年10月28日 15:36  点击:[]

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20205)

、专业简介

青岛大学是国内较早开设国际商务专业教育的院校之一。早在1997年,青岛大学就与澳大利亚霍尔姆斯学院开展了中外合作国际商务专业教育,2003年成为教育部首批批准开展国际商务本科专业(专业代码110211W)教育的全国六所高校(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青岛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南大学)之一。经过近20年的建设,国际商务专业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商务专业教育经验和人才培养经验。

国际商务系拥有一支年轻而充满活力,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丰富,教学效果良好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6人,教师拥有在英国、德国、韩国、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内外著名大学学习和访问研究经历,其中9人获得国外著名大学的博士和硕士学位。

国际商务系立足学科建设和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围绕“厚基础领域、重应用、高技能”培养目标,借鉴国外一流大学的商科办学经验,制定了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方案,专业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开设了全英文、双语及创业实践特色突出的课程。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具有管理知识和沟通技能善于利用管理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复合型、外向型、应用型人才。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青岛大学商学院结合青岛的区位优势,正在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名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合作。

2011年至2016年,已有1106名学生毕业,总体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其中15%的学生考取国内外著名大学的研究生,就业领域涵盖政府事业单位以及金融系统的涉外部门和内外资,主要从事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国际金融、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研究、管理和咨询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青岛、面向山东和全国,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基本原理,掌握国际经济和国际商务管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和国际商务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商务法律、规则和惯例,了解世界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文化、风俗和经济状况,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高度的社会责任、科学的批判思维、强烈的创新精神、开阔的国际视野、扎实的专业基础的创新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现代经济学、管理学和国际商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具体地说,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必须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要求:

1.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商业职业道德;

2.有从事国际商务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与技术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握扎实的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4.握国际商务管理中的定性、定量决策方法,能运用计量、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5.悉我国商务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商务管理的规则与惯例;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商务法规与政策;

5.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解决国际商务管理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6.应发展的能力以及对终身学习的正确认识和不断学习能力;

7.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四、主干学科与课程设置

1.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2.专业核心课程

国际商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双语),国际物流,国际项目管理,国际商务函电,国际商务谈判,电子商务,决策制定与个案分析等。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验、实训、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论文、毕业论文等

4.环节学时学分设置

环节学时学分安排表

类别

类型

学时(含理论和实验实践)

学分(含理论和实验实践)

占总学分比例%

必修课

通识教育必修课

632+1周

36

22.5

大类专业必修课

304

17

10.625

专业基础课

144

9

 5.625

专业核心课

528

27

16.875

集中实践

14周

14

8.75

必修课合计

1608学时+15周

103

64.375

选修课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

/

修读学分10

6.25%

实践/多元课程

开设1504学时+4周

修读学分47/开设学分83

29.375%

选修课合计

/

57

35.625%

毕业学分要求总合计 160

 

实验实践课学时学分安排表

类别

类型

学时

学时合计

学分

学分合计

必修

选修

必修

选修

实验实践课

独立实验课(含体育)

 160

160

5

5

非独立课内实验

 320

 384

704

12.5

12

24.5

集中实践(含军训1周和社会实践4周)

 15周

 4周

19周

15

1

16

实验实践课总计

480学时+15周

384学时+4周

864学时+19周

32.5学分,占总学分20.3125%

13学分

45.5学分,占总学分28.4375%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

集中实践教学

学分

学期安排(周)

备注

S1

1

2

S2

3

4

S3

5

6

S4

7

8

军事理论与训练

1

1周

毕业实习

4

4周

毕业论文

10

10周

社会实践

1

4周,寒暑假分散进行

合计

16

1周

14周

4周 

 

5.课程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见附件1。

6.培养计划与培养要求(知识与能力实现)关联表见附件2。

7.课程地图见附件3

五、修读要求

1.修业年限: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可在三至八年内完成学业。

2.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3.毕业标准与要求

学生在毕业前需完成规定的必修课程和总学分。

计算机操作技能、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背诵、应用文写作实行达标制,学生可通过自学或选修相应的通识教育选课程后,参加学校达标测试,达标通过后后方可毕业。

学生通过自学、课外辅导等形式提高普通话水平,普通话水平测试达到相应等级(不低于二级乙等)方可毕业。

六、指导性教学计划进程安排表见附件4。

七、辅修第二专业和双学位的要求

第二专业学生毕业时需修满60学分。其中学科必修课共39学分,占总学分的65%;专业选修课共11学分,占总学分的18.33%;毕业论文共10学分,占16.67%。

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表如下

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学时分配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考试方式

理论

实验

实践

学科必修课

新开课

管理学

3

48

48

1

新开课

微观经济学

3

48

48

1

新开课

宏观经济学

3

48

48

2

新开课

会计学

3

48

48

1

新开课

经济法

2

32

32

1

新开课

统计学

3

48

48

1

新开课

国际商务

3

64

32

32

2

新开课

国际金融

3

48

48

2

新开课

国际贸易实务

3

64

32

32

2

新开课

国际市场营销(双语)

3

64

32

32

3

新开课

国际物流

2

32

32

2

新开课

国际项目管理

3

64

32

32

4

新开课

国际商务函电

3

64

32

32

3

新开课

国际商务谈判

2

32

32

4

小计

39

704

544

160

专业选修课

新开课

跨文化管理(双语)

3

64

32

32

4

新开课

企业战略管理

3

64

32

32

3

新开课

国际投资管理

3

48

48

3

新开课

电子商务

3

64

32

32

4

新开课

国际商务案例(双语)

2

32

32

4

新开课

组织行为学(双语)

3

64

32

32

3

新开课

服务营销 (双语)

3

64

32

32

4

小  计

20

400

240

160

集中实践

新开课

毕业论文

10

10

1

10

4 

答辩

开卷

小计

10

10周

10周

除毕业论文外,必修选修最低要求50分(其中选修课至少11学分)

 

 

八、修读指导建议

1.大学英语课程采用分级分类设置,根据新生入学英语测试成绩选择不同级别进行修读,修读起点不低于大学英语Ⅲ,修满9学分。

2.大学体育为全校本科生的必修课程,需修满4学分,建议前4个学期每学期修读1学分,具体修读项目参见当学期选课列表。

3.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设置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国际视野、科学精神与科技前沿、生态文明与生命关怀、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艺术实践与审美体验7个模块,学生至少选修3个模块且每个模块至少修读2学分,建议修读科学精神与科技前沿、生态文明与生命关怀、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等模块。

4.多元/实践课程至少修读47学分,可在本专业专业选修课和同一学科门类下其他专业的专业课中选择修读。多元/实践模块至少要取得“社会实践”1学分,通过在校期间参加累计不少于4周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科竞赛、专业资格等级考试、发表论文或作品、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学术交流等活动所取得的成果,按学校有关管理规定,经学院认定后作为创新实践学分,纳入多元/实践模块,最多认定2学分。

5.以专业学术为发展路径的学生,建议选修数学、英语提高类课程及综合经济、管理类课程;以就业创业为发展路径的学生,建议选修管理应用、案例类课程及暑期社会实践;以交叉复合等为发展路径的学生,建议选修反映学科前沿、职业发展规划、专业应用研究类课程。鼓励学生跨院系选修同一学科门类下其他专业的专业课,所修学分可纳入多元/实践教育课程修读学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