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宽广的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和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以及广泛的工商管理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学科前沿;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较好的科研创新能力与教学工作能力;能独立从事工商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企业、政府有关部门、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工作,以及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或政府有关部门与咨询机构的高层次的管理工作。
二、修业年限
基本修业年限为3年,允许修业年限为2-6年。
三、二级学科及研究方向
(一)二级学科名称:会计学
1.方向:会计理论与方法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会计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具体包括:会计理论体系及其研究方法、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会计信息化问题研究及会计准则问题研究等内容。特别是在社会经济综合性变化情况下的会计问题,以提出具体结论与建议,供实践应用。
2.方向: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模式与战略。具体包括:企业财务管理与公共组织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以及财务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等内容,以培养企业或公共组织财务管理所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二级学科名称:企业管理
1.方向:营销管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营销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具体包括:市场营销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实务;产品的需求信息收集;渠道管理;促销、分销管理;采购与物流管理;品牌管理;网络营销管理;销售人员管理;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整合营销管理等方面内容。
2.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具体包括:法律、政策与人力资源 管理;人力资源战略的制定、执行与管理;人力资源的招募、选拔、培训与开发管理;人力资源的激励、绩效管理及薪酬管理;人力资源流动管理;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3.方向:企业战略管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企业发展的整体性、全局性和方向性问题。具体内容包括:企业战略管理流派的主要思想及其演变;环境因素演变与企业战略态势的确定;企业战略使命与目标的确立与选择;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企业战略实施、控制和变革等。
4.方向:公司治理理论与实务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务。具体包括:基于市场经济理论的公司治理;竞争与公司治理;委托-代理关系与公司治理;政府、法规与公司治理;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与外部治理机制;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以及转型条件下公司治理的演变与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三)二级学科名称:技术经济与管理
1.方向:技术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技术经济评价理论、方法及其应用。具体包括:技术经济共同的评价理论和方法;结合不同技术研究不同的评价理论和方法;研究解决实际技术经济问题,特别是因素复杂、综合性很强的重大技术经济问题,提出具体结论和建议,供实际应用。
2.方向:技术创新与知识管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技术与创新管理的模式与战略;企业技术变革过程中的创新型团队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全过程营销模式;知识管理促进企业创新的技术支撑(组织创新、企业文化变革、知识员工管理),知识赢利模式等,培养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所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3.方向:项目与企业管理
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在项目管理和企业管理方面应用的有关内容。项目管理主要涉及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和集成管理等内容。企业管理研究包括创业管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生产与运营管理、财务管理、管理咨询等方面。
4.方向:资源环境评价与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方向紧密跟踪国际资源经济、环境经济和生态经济前沿,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人类大型工程建设的效益与成本核算、自然资源价值核算、风险灾害评估、资源与环境经济重要评估方法在我国的应用、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评估与核算等。
(四)二级学科名称:旅游管理
1.方向:旅游产业发展(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TID)
在系统把握市场需求、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旅游影响的前提下,深入研究旅游产业发展的特殊机理与运动规律,为旅游政策制订、旅游规划编制和旅游行业管理等应用领域提供学术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旅游产业经济、旅游就业、区域旅游开发、旅游业态创新。
2. 方向:旅游文化(Tourism Culture,TC)
基于旅游活动的文化属性,出于人类文化财富创造、积累和生活品质提升的目的,以大文化理论为主,综合多学科理论方法,研究旅游发展中的文化规律,为政府和相关企业提供学术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地方性挖掘、遗产旅游、旅游传播、旅游伦理。
3. 方向:酒店管理(Hotel Management,HM)
以管理学理论为基石,结合旅游者消费行为,研究酒店企业管理和酒店产业管理的战略与战术,为酒店企业和酒店行业组织提供学术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酒店组织与人力资源、酒店营销与品牌、酒店产业组织。
4.方向:智慧旅游(Smart Tourism,ST)
把握新技术的发展趋势,研究新信息时代下旅游者的需求演变,以及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的功能、结构变革,为旅游公共服务部门和企业部门的转型升级提供相应的学术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智慧旅游目的地、智慧旅游企业。
四、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发挥学术群体作用的培养机制。
2.导师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研究生的学术兴趣、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及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硕士研究生制订个性化的培养计划。
3.重视发挥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增强课程内容的前沿性,通过高质量课程学习强化研究生的科学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培养,促进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
4.重视对研究生进行系统性科研训练,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研究生培养。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拓宽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五、学分要求
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包括必修环节学分在内,总学分不低于40学分。
六、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的原则: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应注重拓宽培养口径,夯实学科基础,并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原则上一年半内完成,其中学位课程原则上在第一年内完成。
(一)课程分类及学分分布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程为必修课,包括公共学位课和专业学位课。其中专业学位课包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部分。非学位课程为选修课,包括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①公共学位课 7学分
②专业学位课 12~17学分
其中:专业基础课 13~17学分
专业课 6~11学分
③非学位课程 13~17学分
课程设置见《 管理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 企业管理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 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 旅游管理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附后)
(二)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是指获取学位所必修的文献阅读与开题报告、学术活动、社会实践、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等,计入总学分。
A.实践活动 2学分
硕士生可以通过做助教、助研、助管和指导本科生论文、参与实验室建设、社会实践等,获得相应学分。课内外时数以120小时为宜。实践活动填写《青岛大学研究生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报告书》。
B.学术活动 2学分
硕士生学习期间必须积极参加学术活动,要求每位硕士生听取学术报告不小于10次,公开作学术报告不小于2次,至少撰写专业文献综述一篇。达到此要求可以获得相应学分。
七、必读书目(附后)
本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重点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专业文献和专业学术期刊不少于20种。
八、个人培养计划
每个硕士研究生都应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各培养环节及学位论文工作的要求及进度等。培养计划在硕士研究生入学后6周内制定,并报研究生处备案。
九、中期筛选
具体要求见《青岛大学关于对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进行中期筛选的暂行规定》。
十、学位论文工作
硕士生一般从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开始论文工作,时间为1~1.5年。学位论文工作包论文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等环节。
1.论文开题。硕士生应在查阅大量文献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的选题,并应至迟在第三学期末做好论文开题报告的论证。开题报告内容包括: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计划及目标、主要技术(理论)难点及拟解决方案等,其中文献综述部分不得少于8000字。开题报告由学科组建评议小组进行公开论证。评议小组由5名具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的教师组成。开题报告论证通过者方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如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事先没有预计的困难不得不改变研究方向的,需重新进行论证并提交补充论证材料。
2.论文工作中期检查。为确保研究生按期完成高质量的学位论文,论文工作开始半年后,学院及学科有关人员要对研究生论文工作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3.论文评阅及答辩。学位论文完成后,通过规定的课程考试并获得规定的学分,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在正式答辩前,要按规定进行论文检测和评阅(含盲评)。检测、评阅(含盲评)通过的论文方能进行论文答辩。正式答辩由学科负责组织。答辩委员会有5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其中至少1位校外高校专家)。答辩委员会根据论文答辩情况,提出是否授予学位的意见。学科整理好申报材料,分别上报院、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
十一、科研活动
为保证硕士学位的授予质量,在学位论文答辩前,硕士研究生原则上应以第一作者且青岛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正式刊物上发表1篇与本人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论文。
十二、毕业和学位授予
完成个人培养计划,达到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和发表文章要求,完成学位论文工作,通过学位论文答辩,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符合《青岛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有关规定,经学校审核通过,授予管理学硕士学位。
(1202)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教学计划
修学性质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学分
|
总学时
|
开课学期
|
考核方式
|
备注
|
公共学位课(7学分)
|
G21900001
|
硕士英语精读Ⅰ
|
1
|
36
|
1
|
考试
|
必修
|
G21900002
|
硕士英语精读Ⅱ
|
1
|
36
|
2
|
考试
|
必修
|
G21900003
|
硕士英语视听说Ⅰ
|
0.5
|
36
|
1
|
考试
|
必修
|
G21900004
|
硕士英语视听说Ⅱ
|
0.5
|
36
|
2
|
考试
|
必修
|
G21900005
|
硕士英语写作
|
1
|
18
|
1或2
|
考试
|
必修
|
G2180001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2
|
36
|
1
|
考试
|
必修
|
G21800012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
|
18
|
2
|
考试
|
必修
|
企业管理专业学位课(15学分)
|
20314101
|
公司治理理论与实务
|
2
|
36
|
1
|
考试
|
必修
|
20314102
|
人力资源管理
|
3
|
54
|
2
|
考试
|
20314103
|
营销管理
|
3
|
54
|
1
|
考试
|
20314104
|
组织理论与设计
|
2
|
36
|
2
|
考试
|
20314105
|
公司财务管理
|
2
|
36
|
2
|
考试
|
20314202
|
高级经济学
|
3
|
54
|
1
|
考试
|
会计学专业学位课(13学分)
|
20314301
|
高级管理学
|
3
|
54
|
1
|
考试
|
必修
|
20314302
|
高级经济学
|
3
|
54
|
1
|
考试
|
20314303
|
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
|
3
|
54
|
1
|
考试
|
20314304
|
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
|
3
|
54
|
2
|
考试
|
20314305
|
企业伦理与会计道德
|
1
|
18
|
2
|
考试
|
技术经济专业学位课(16学分)
|
20314201
|
高级管理学
|
3
|
54
|
1
|
考试
|
专业基础课
|
20314202
|
高级经济学
|
3
|
54
|
1
|
考试
|
专业基础课
|
20314203
|
学术规范与职业伦理
|
1
|
18
|
2
|
考试
|
专业基础课
|
20314204
|
技术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
|
3
|
54
|
1
|
考试
|
专业课
|
20314205
|
企业技术与创新管理
|
3
|
54
|
2
|
考试
|
专业课
|
20314206
|
项目管理
|
3
|
54
|
2
|
考试
|
专业课
|
旅游管理专业学位课(12学分)
|
20711001
|
经济学说
|
3
|
54
|
1
|
考试
|
|
20711002
|
管理学前沿
|
3
|
54
|
1
|
考试
|
|
20711003
|
旅游学理论(双语课程)
|
3
|
54
|
1
|
考试
|
|
20711004
|
社会科学方法
|
2
|
36
|
1
|
考试
|
|
20711005
|
旅游职业伦理
|
1
|
18
|
2
|
考试
|
|
企业管理
学科选修课13
|
20314107
|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2
|
36
|
1
|
考查
|
二级学科内选修
|
20314108
|
学科前沿问题研究
|
2
|
36
|
2
|
考查
|
20314109
|
计量经济学
|
2
|
36
|
2
|
考查
|
20314110
|
经济博弈论
|
3
|
36
|
2
|
考查
|
20314111
|
外文专业文献阅读与写作
|
2
|
36
|
2
|
考查
|
20314112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
2
|
36
|
3
|
考查
|
会计学学科选修课13
|
20314301
|
高级管理学
|
3
|
54
|
1
|
考试
|
二级学科内选修
|
20314302
|
高级经济学
|
3
|
54
|
1
|
考试
|
20314303
|
高级财务会计理论与方法
|
3
|
54
|
1
|
考试
|
20314304
|
高级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
|
3
|
54
|
2
|
考试
|
20314305
|
企业伦理与会计道德
|
1
|
18
|
2
|
考试
|
技术经济
学科选修课12
|
20314207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2
|
36
|
2
|
考查
|
|
20314208
|
组织学习与知识管理
|
2
|
36
|
2
|
考查
|
|
20314209
|
创业管理
|
2
|
36
|
3
|
考查
|
|
20314210
|
制度经济学
|
2
|
36
|
3
|
考查
|
双语课
|
20314211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
2
|
36
|
3
|
考查
|
|
20314212
|
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
|
2
|
36
|
3
|
考查
|
|
旅游管理
学科选修课
|
20711006
|
战略管理
|
2
|
36
|
2
|
考试
|
二级学科内选修
|
20711007
|
旅游可持续发展
|
2
|
36
|
2
|
考查
|
20711008
|
旅游市场调研
|
1
|
18
|
2
|
考查
|
20711009
|
定量分析技术
|
2
|
36
|
2
|
考试
|
20711010
|
旅游产业经济研究
|
2
|
54
|
2
|
考查
|
20711011
|
旅游规划
|
2
|
54
|
2
|
考查
|
20711012
|
旅游文化理论
|
3
|
54
|
2
|
考查
|
20711013
|
旅游文化创意案例研究
|
1
|
18
|
2
|
考查
|
20711014
|
服务管理
|
2
|
36
|
2
|
考查
|
20711015
|
酒店管理研究
|
2
|
36
|
2
|
考查
|
20711016
|
旅游信息管理
|
3
|
54
|
2
|
考查
|
20711017
|
智慧旅游动态
|
1
|
18
|
2
|
考查
|
跨二级学科选修课
|
20314113
|
新制度经济学
|
2
|
36
|
2
|
考试
|
不少于2个学分
|
20314201
|
高级管理学
|
2
|
36
|
1
|
考查
|
20314210
|
制度经济学
|
2
|
36
|
3
|
考查
|
20325104
|
财务报表分析
|
2
|
36
|
2
|
考查
|
20325102
|
公共组织财务管理
|
2
|
36
|
3
|
考查
|
20314109
|
计量经济学
|
2
|
36
|
2
|
考查
|
20314110
|
经济博弈论
|
3
|
36
|
2
|
考查
|
公共选修课(2学分)
|
G21100051
|
日语
|
2
|
54
|
2
|
考查
|
|
G21100052
|
法语
|
2
|
54
|
2
|
考查
|
|
G21100053
|
德语
|
2
|
54
|
2
|
考查
|
|
G21100054
|
朝鲜语
|
2
|
54
|
2
|
考查
|
|
G22100051
|
信息检索(文)
|
1
|
36
|
2
|
考查
|
|
G22200051
|
研究力培养与论文撰写(文)
|
1
|
18
|
2
|
考查
|
|
G20150001
|
创新思维与创业实战能力提升
|
2
|
36
|
2
|
考查
|
|
G20150002
|
中华人文精神
|
2
|
36
|
2
|
考查
|
|
G20150003
|
中国传统文化专题
|
1
|
18
|
2
|
考查
|
|
G20150004
|
言语交际学专题研究
|
1
|
18
|
2
|
考查
|
|
G20150005
|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导读
|
1
|
18
|
2
|
考查
|
|
G20150006
|
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
|
2
|
36
|
2
|
考查
|
|
G20150008
|
研究生心理素质训练
|
1
|
18
|
2
|
考查
|
|
必修环节
(4学分)
|
2031
|
实践活动
|
2
|
|
|
考查
|
必修
|
2031
|
学术活动
|
2
|
|
|
考查
|
必修
|
必读书目
序号
|
著作或期刊的名称
|
作者及出版单位
|
1
|
资本论
|
马克思.南海出版社, 2007
|
2
|
竞争战略
|
迈克尔·波特.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
3
|
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
德鲁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
4
|
企业生命周期
|
伊查克·爱迪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
5
|
管理行为(原书第4版)
|
(美)赫伯特 (Simon,H.A.)A.西蒙.机械工业出版社
|
6
|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
|
(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陈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
7
|
工业技术经济学(第三版)
|
傅家骥、仝允桓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
8
|
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
|
傅家骥、雷家骕、程源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
9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
中国人民大学
|
10
|
经济与管理研究
|
首都经贸大学
|
11
|
中国工业经济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12
|
经济管理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13
|
经济学动态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14
|
经济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院
|
15
|
管理现代化
|
中国科协
|
16
|
工业技术经济
|
吉林省科技厅
|
17
|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
山西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
18
|
技术经济
|
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
|
19
|
农业技术经济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
|
20
|
管理世界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