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回信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同步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与《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的深入学习,引导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使命。10月16日,商学院学生第一、第四党支部以“不忘初心,强国有我”为主题,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本次党日活动从四个方面展开。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环节,领学人蓝添带领全体党员重温习近平总书记2025年9月30日给天津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原文,重点解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等核心要求。结合高校实际,党员们围绕“如何将科研与‘碳达峰碳中和’‘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相结合”,“怎样破除‘唯论文’倾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明确高校党员应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时刻厚植深沉的家国情怀,将个人发展融入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学习环节,郭辉、郭欣、邹雨芯三位领学人围绕其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展开深入解读。他们引导大家系统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脉络——从福建生态省建设,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提出,再到纳入国家战略的演进历程,明确其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智慧为理论根基,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理念,兼具生态惠民的民生温度与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国际担当;同时结合南水北调工程等典型案例,深刻感悟其中蕴含的“统筹保护与利用”的生态智慧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此外,党支部还现场发起低碳出行、参与环保实践、传播生态理念等倡议,推动理论学习转化为绿色行动。
在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环节,领学人聚焦其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开展研讨。在核心内涵方面,领学人号召党员们要深入领会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的重要意义:文化自信根植于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发展的精神基石,能够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社会凝聚力;文化自觉是对文化价值的主动担当,是推动文化创新和国际传播的内在动力。同时,学生党员还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引导社会道德、支撑国家治理、培育公民素质等方面的关键作用。在实践路径方面,领学人引导大家围绕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传播建言献策,最终提出要通过创新驱动、科技融合、人才培养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借助教育传承、国际交流、新媒体传播等方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切实提升文化建设的行动力。
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环节,活动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原文及高校典型案例,系统解读了“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厉行勤俭节约”等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实质要求,重点剖析了高校领域存在的学术不端、组织生活形式化等作风风险点。明确了大学生党员应践行的要求,即提高自身认识,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勤于自省自律,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标尺,定期检视自身思想作风与学风,做到防微杜渐;坚持言行一致,以身作则,在同学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随后,党支部书记结合《关于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总结》,通报了本次学习成效:全体党员已彻底打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离高校较远”的认知误区,深刻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学术研究、学风建设的根本遵循;同时梳理出组织生活形式化、联系同学不紧密等问题,为下一步整改落实明确了方向。
学习结束后,党员们围绕“如何将党日学习成果转化为实践行动”展开交流。大家表示,作为学生党员,既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在科研中聚焦国家“卡脖子”关键技术需求,以攻坚精神勇攀学术高峰,也要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准则,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带头践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并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这一要求落到实处,主动对接乡村振兴实践、国家安全研究等重大战略课题需求,同时严守学术诚信底线,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据悉,商学院学生第一和第四党支部将以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推进学习成果常态化、长效化落实。一方面,每月开展专题研讨,每季度组织作风自查;另一方面,聚焦学生需求,推动党员落实“一对一”学业帮扶、科研课题对接等服务举措的落地实施,以优良党风带动学风、促进师风,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贡献青春力量的实际行动,奋力践行新时代青年党员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