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学院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关于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学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一年,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抢抓机遇,求真务实,深入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发展势头良好,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党务工作扎实有效。
进一步组织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回头看”工作,深入学 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学校的决策部署上来。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着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学院微信平台建设卓有成效。目前商学院学生会、研究生会、校友与社会合作办(青大商院人)、《商学院通讯》、商学院所属六院系均组织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各微信公众平台以传播资讯、追踪热点、交流思想、引领文化为立足点,加强师生及校友的沟通与交流,深受师生喜爱。
(二)改革取得新进展。在完善学院运行机制方面,组建或调整了“商学院教学委员会”、“商学院校友与社会合作委员会”、“商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商学院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工作领导小组”“商学院学生工作委员会”等机构。在制度建设方面,进一步修订并完善了《商学院教职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办法》、《青岛大学商学院津贴分配办法补充规定》、《青岛大学商学院院级学术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商学院宣传工作奖励办法》、《关于处置突发事件的预案》、《商学院部门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学院的管理运行力求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尽可能做到减少随意决策,少数人决策,使权力尽可能在阳光下运行,尽可能走民主决策程序,尽可能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办学、关心学院事业发展的积极性。
(三)扎实搞好本科教学工作。切实落实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生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以省特色名校工程重点专业建设为重点,积极研究探索商科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改革,以工商管理专业为重点,带动商科专业群建设。根据学校统一布置,按照本科教学学分制改革要求,重新修订了12个本科专业的教学培养方案,聘任37名本科生学业导师,加强课程建设。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强化教师教学责任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施实践教学和学生科技创新建设工程,把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摆上突出位置,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积极组织、及早准备,认真做好各级教学研究项目和教学成果奖的申报工作。按照学校学院安排深化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商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商学院督学委员会”,为学院本科教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范英杰教授获校“教学十佳”,胡大龙获第六届青年教师大奖赛三等奖。2014年完成2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结项工作,组织申报80项校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并顺利完成中期检查,其中获批3项国家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完成48项校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结项工作。第二批特色名校建设项目立项8项,组织申报第三批特色名校建设项目14项。教学质量有明显好转。本科教学管理评估名次有较大提升,全年综合排名较上一年度提升了7名,是校内提升幅度较大的二级学院,被评为2014年度学校本科教学管理优秀单位。
(四)科研工作取得新进步。精心组织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各类课题的申报工作。组织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立项3项;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立项2项;申报省社科规划项目14项等共申报项目达60余项;组织申报2013科研业绩获奖22项;李福华教授、周升起教授获2014年山东省第二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王崇峰、钟永光教授获三等奖;张桂涛副教授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郑莉教授获三等奖;王庆金教授获青岛市第28次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张嵩教授获二等奖,张桂涛、李凌汉、温艳获三等奖。2014年学院发表CSSCI期刊论文24篇,SCI论文8篇,EI收录论文2篇,SSCI论文4篇,发明专利授权1项。
(五)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工作取得新突破。新上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和会计学专业学位硕士点MPAcc,办学层次有了新提升。成为全校具有博士后流动站的3个二级学院之一。学院专业学位硕士达7个,占全校专业学位硕士点约1/4。2014年获批山东省2014年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4项,青岛大学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3项。MPA教育中心承办了“2014年全国MPA教学案例编写研讨会”,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MPA教指委以及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100所高校的130位老师参加了研讨会。全国公共管理案例中心青岛研究基地落户我校。这是全国目前唯一的一个案例研究基地。
(六)坚持“人才兴校”战略,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力量有了新提升,新引进“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孙百才教授。2014年学院有18人获批青岛大学特聘教授(迄今累计已有22人获批青岛大学特聘教授);陈东景教授获山东省首席专家,肖建红教授获山东省社科新秀。学院新上两位正教授、三位副教授。新增博士生导师1人(董和平教授),专业学位新增硕士生导师 11人,学术学位新增硕士生导师5人。认真抓好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建设工程,汇聚优秀人才队伍,引进的海外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刘黎明在科研带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选派1名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外进修、1名优秀青年教师赴国内著名高校进修,7名本科生进行国外交流。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制订了商学院教师系列副高级及以下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上岗条件,并顺利完成了学院竞岗工作。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取得新进展。实施“留学青大”工程。招收博士留学生4名,硕士留学生3人,成为青岛大学首次招收博士留学生的二级学院。国际交流活跃,邀请了多位海内外著名学者到院交流访问。
(八)服务地方、校友工作取得新突破。组织了青岛大学开办商科35周年暨商学院建院20周年庆典活动,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院文化标识体系。借院庆之机,我们梳理了学院发展历史,编辑了《青岛大学商学院概览》,举办了10余场学术及励志报告,举办了“院庆暨2013年度商学院十大杰出校友颁奖晚会”。“校企融合、开门办商科教育”的办学特色逐步形成。以商学院建院20周年院庆为契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断拓展社会办学资源。举行了首批校企共建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与青岛华通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等十余家有较高社会知名度的企业签署了共建合作协议。合作合同金额300多万元,年内到账70余万元。建立“华通奖学金”、“华通奖教金”。迄今为止,商学院有“华通奖学金”、“轮库奖学金”等奖学金达20余项,年度奖励金额共计400余万元,是校内奖励额度较高、授奖面较大的二级学院。“知名校友进校园公益讲座”成为商学院励志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的新品牌。知名校友王磊等举办“知名校友进校园公益讲座”7场,搭建了校友与在校学生的沟通桥梁。
(九)扎实做好学生工作,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取得新成就。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对学生进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举办学习雷锋精神系列活动,“我的中国梦”系列活动,开展“三观教育”和“三生教育”,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开展文明课堂主题活动,通过横幅签名、无手机课堂、文明礼仪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文明意识。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组织班主任参加培训,班主任与辅导员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双轨制”的学生管理模式。全力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截止到2014年12月底,2014届毕业生正式就业率达到63.6%,总体就业率达到91.2%。积极开展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大力支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我院学生在各类竞赛活动中取得了良好成绩。葛明璐等同学在“挑战杯”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全国铜奖及山东省金奖,韦丽娜等同学获山东省银奖,王晓燕、方青青等山东省铜奖;秦安同学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比赛中获得特等奖,侯雪琪、姚银凤、吴静等同学获一等奖。刘晓洁获“山东省大学生综合素质大奖赛”一等奖,张倩等同学作品获得第五届调研山东三等奖;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6项,2014届毕业生有6人考取博士研究生,100人考取硕士研究生,考研率为9.6%。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新建了春泥诗社青大分社等7个社团,现有校院级、系级社团组织近50个,为学生搭建了学习实践锻炼成长的良好平台。
关于2015年的工作
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完成“十二五”发展目标,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我国高等教育也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提质增效、更加注重内涵提升的新阶段。2015年商学院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要求,狠抓落实,深化改革,强化特色;坚持校企融合,坚持开放办学,开门办商科教育,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统领,以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和“学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学院制度建设,努力提高学院教学科研工作质量,促进学院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一)继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通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开展专题教育,进一步正党风、带教风、促学风,着力在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上见实效,在守纪律讲规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上见实效,在真抓实干、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上见实效,为推进学校、学院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二)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全面做好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广泛调研,全面总结,重点解决好学院内涵提升、学科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经费筹措等方面的问题,根据学校“十三五”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科学编制学院“十三五”发展整体规划、各院系规划和专项规划,助力学院中长期事业发展。
(三)加强教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贯彻落实“教学36条”,结合学院特色制定适应学分制改革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建立与教学相配套的“商学院教学实践基地”,争取建设5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根据学校统一安排,认真做好各类教学文件的规整工作,扎实做好本科教学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打好基础。按照学校安排,成立“商学院督学委员会”,积极探索发挥委员会制在教学管理中作用的路径和方法,促进教学工作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课堂考核和课堂管理,提高学生的上课出勤率和学习积极性。强化研究生培养。按照学校“加强研究生教育37条”,制定学院配套落实及实施意见。加强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健全导师责权机制,规范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要求。筹办青岛大学MBA中心、MPA中心案例大赛,并积极参加全国MBA、MPA教指委举办的全国案例大赛。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启动MBA、MPA等专业学位课程教学方案改革和网络教学课程建设,充分发挥导师在毕业论文指导、开题、答辩申请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国内高水平学者,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访学,使一批有潜力、成绩突出的教师入选卓越人才计划和特聘教授人才工程。围绕优势特色学科或特色方向,遴选、培养一批科研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社会认可度高,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名家,提高学院在地方建设中的咨询参谋作用。
(五)稳步推进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整合学术资源,凝练学科方向,加强特色优势学科建设。认真开展“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的总结验收工作,认真做好“十三五”省级重点学科、重点研究基地的申报准备工作。加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博士学位点建设,做好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和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发展凝练特色优势学科方向。认真做好专业学位点评估工作,努力争取取得优秀成绩。加强研究所、研究中心等人才团队工作平台建设,加大服务保障力度,充分发挥人才团队科研潜力。继续做好“商学院周五之夜特聘教授论坛”及院系“学术沙龙”,不断强化教师之间及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根据学校科研绩效考核指标,建立健全商学院科研工作考核制度,加大国家自然基金、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申报力度,争取国家基金项目和CSSCI来源期刊、SSCI收录期刊论文数量实现新突破。凸显商学院科研能力和科研实力。
(六)进一步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坚持“学生为本、以德树人”理念,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培养全过程。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对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和学生干部培训教育,发挥骨干队伍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加强班主任的选聘、考核和交流活动,加强学业指导,助推学生成长。认真做好评优、奖励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风。加强院学生会、研究生会的管理与指导,成立商学院第一届“学生社团联合会”,引导其下约50个社团积极开展工作,活跃校园文化,提高全院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适应学校新的管理规定,认真做好学院财务管理工作。(略)
(八)坚持校企融合,进一步加强校友会建设工作,不断凸显商科实践教育优势。继续加强和青岛华通集团等已经签署共建合作协议企业的合作共建。争取与汉缆集团、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南车组、力士德集团等企业签署共建合作协议。力争各院、系、中心分别与3-5家企事业单位签署共建协议,并分别挂牌建立2-3家相对固定的“教学实习基地”。继续办好“社会知名人士进校园”及“商学院知名校友进校园”系列讲座。指导条件成熟的院、系、中心建立商学院校友会院、系、中心分会。筹备成立MBA校友会,召开MBA联合会第六届换届大会。不断凸显商科教育的实践优势,为学生开阔视野、实习实践搭建更好的平台。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是我们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全面建设特色名校,加快知名高水平商学院建设的关键一年,让我们团结一心,抢抓机遇,迎接新挑战,以全新的面貌、昂扬的斗志、扎实的作风,努力开创学院发展的新局面,为建设国内外高水平知名商学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