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房莉,2011级人力资源管理一班,2016年考取北京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本科期间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在校学生会、院学生会、系学生会任职,曾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校一等二等奖学金等以及优秀团员、学习标兵等荣誉称号。
我的美丽大学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毕业一年了。前几天接到房老师约稿,希望我将自己的考研心路和经验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接到这一任务时既高兴又忐忑。一方面作为过来人,我很乐意将备考过程中的心得与学弟学妹们交流;另一方面,我市场大家庭人才济济,很多学长学姐们也曾分享过他们宝贵的考研、考博、求职经历,相比于他们,我的经历并不突出。所以,下面我将自己备考过程中走的弯路、犯的错误以及自己两年来的心得体会跟你们交流一下,学弟学妹们可以当故事听一下,不求有益,但求无害。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时间拉回五年前,高考失利,专业调剂,怀着一颗不甘的心来到青岛来到青大。大学伊始,考研像是一颗有魔力的种子种在心里。大一爱上了这座城爱上了青大,大二接触了专业课喜欢上了HRM,大三下学期考研像是理所应当的使命一样,毫无犹豫,投入到了紧张的备考中。可在择校上却很茫然,记得在课间咨询过贺广明老师,贺老师很热情的根据我的成绩推荐过几所高校,还热情的介绍了在读研的学长学姐,真的很感谢贺老师,除了老师的建议外,学长学姐们往年的报考院校也会成为我们的参照标准。但是我想说的是,在参考老师的建议以及学长学姐们的报考院校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量体裁衣。
认清自己的短板
大一到大三成绩专业排名前三,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盲目自信,四月中下旬将目标院校定为南京大学。每个人在学习上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短板,而我对数字敏感却不喜欢枯燥的文字。虽然一直以来都知道自己短板和优势,可是在择校时却没有将其作为一个因素考虑进去。八月份之前一直着手数学英语的复习,顺风顺水,八月初,开始专业课的复习,周三多的管理学原理、罗宾斯的管理学,每天投入大量的时间,可专业课的复习一直都很吃力,由于专业课进度太慢,填报志愿时将学校调整为同济大学,专业课变为周三多管理学原理、尤建新管理学概论。后期数学英语的复习一直都挺顺,于是每天拿出相当多的时间(6到7个小时)理解记忆专业课,理解很ok,但是却陷入记忆遗忘、再记忆再遗忘、重复记忆又遗忘的恶性循环,专业课成倍的时间投入却没有得到积极的反馈,专业课每每受挫都要做几道数学题平复心情,记得周管理学记忆了三遍,尤管理学记忆了一遍,开始第四遍时依旧是只有模糊的印象。内心经过长达几个月的斗争,最后被专业课KO了。一番挣扎后,我做了一个在别人看来荒唐的决定,弃考,老师同学还有朋友无一不劝我坚持下去,可是对我而言无论是身体状况还是学习状态都达到了lim。幸运的是,再跟爸妈沟通后我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扬长避短
第一年择校时缺失判断力、不顾短板、盲目自信让我吃尽了苦头,之所以说弃考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是因为我并不是彻头彻尾的放弃了考研放弃了大学四年来的信仰,而是决定调整专业课调整院校再战。2015年3月迎来了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早早的回来,在贺广明老师的指导下开始论文的选题和写作。5月份拿到了某国企的offer,工资待遇都OK,家人朋友各种建议都有,人都有偏向安逸的本性,那段时间我动摇过,不过勿忘初心,最吸引我的还是忙碌而充实的研究生生活,当然很感谢房老师曾在办公室给我说的一席话,是他让我更加坚定了考研的决心。7月,将朝夕相处四年的同学们送离校园,平复别离的情绪,开始备考。吃一堑长一智,我用了去年一年的时间明白了一个道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只有最初的方向对了,才能走的更远。综合自己的优劣势,我将专业课改为自己擅长的经济学,目标院校锁定为北京理工大学。数学不停变换方法思路,英语不断地积累练习,专业课用数学的思路去理解分析。7月到12月,由于备考时间短,每一天都过得很忙碌很充实,每周都会给自己留出固定的休息时间,因为健康的体魄才能为后期冲刺蓄力。最后以专业第七的成绩考取北京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想要考研的学弟学妹们,目标院校的选择除了要考虑学术氛围等客观因素外,还要考虑所报考专业的专业课是否为自己所喜欢并擅长。还有,学姐有过弃考的经历,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荒唐决定,学姐之所以提到这段经历,只是想当一次反面教材,告诉你们正确决策的重要性。备考过程中还有很多注意事项,比如找一个志同道合的研友相互鼓励,经常锻炼身体为冲刺蓄力,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劳逸结合等。考研的投入和产出完全成正比,只要方向是正确的,踏实走好每一步,在整个过程中及时调整心态,结果会是好的。
最后祝市场学系各位老师工作顺利,祝学弟学妹们学业有成,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