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4 青岛大学市场学系
个人简介
张辉,2003-2010年就读于青岛大学商学院,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10-2013年就读于南开大学商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13年至今,就职于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曾获得山东省优秀学生、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南开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等奖励。主要从事服务营销和品牌管理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所发表论文见诸《Tourism Management》、《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南开管理评论》、《旅游学刊》等SSCI和CSSCI期刊。联系方式:nkzhanghui@163.com。
“
去年暑假收到朱礼华老师的邀请,让我回顾一下自己的大学经历以便在系里的公众号上推送,我虽然口头答应,但一直在拖着,没有形成文字。主要是因为与众多优秀的系友相比,我实在没有任何出色的地方,实不知写点什么。年前和年后朱老师又多次相邀,盛情难却,所以就勉为其难,略写一二,还望各位老师、校友和师弟师妹们指正。
”
1十年求学
本科四年,硕士三年,博士三年,十载求学。
在本科四年里,我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类学生,没有参加过任何的学生社团,没有担任过任何的学生干部,也几乎没有老师会认识我,逃过课,也曾写过检讨。大一上学期,基本是六十分万岁。大一下学期,成绩开始提升。大一两学期成绩总评市场营销专业第二,拿了二等奖学金,比较遗憾,后来就连续两个学期考了专业第一。所以大家可以看出,奖学金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动力。大四总评时,我的成绩排到市场营销专业第二名。
本科四年,并没有很宏大的目标,过的是和尚撞钟的日子。后来就渐渐有了到大学当老师的念头,所以在大三时就自然而然地决定考研。大四上学期,系里通知有推免的机会,虽然是推免,但也至少是八个人竞争四个名额。当时就想先尝试一下,就算通不过,也可以再继续自己考。就这样,参加了研究生处统一组织的英语笔试,通过之后又参加了系里组织的专业课笔试和面试,通过之后就留在青大继续学习了三年。
推免成功后,我有幸成为崔晓林教授的弟子。崔老师为人正直,治学严谨,在学习和学术上给了我很多指导。在崔老师的建议下,我特意去选修了新制度经济学,并花费了两年的时间去阅读这一领域中的经典著作,这一阶段的学习对我的影响非常大,不仅仅是在学习上,还有价值观方面。我现在看到一些社会或经济现象时,很自然地就会从制度、产权、激励、交易费用等等角度去解释。由于青大规定硕士毕业要发表论文,所以硕士期间也发表了几篇非常普通的论文,当然现在再回头看这些论文,觉得非常幼稚。但是就是这样的论文,崔老师也会尽心指导,经常让我去办公室讨论,处处表现出他严谨的态度和对学术的重视。在崔老师的指导下,我的硕士毕业论文也获得青岛大学优秀硕士论文二等奖。硕士期间,虽然没有发表出高水平的成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同样收获多多,让我更早地熟悉了学术的套路,而不用等到博士阶段再去学习。
2010年6月从青大毕业后,我选择继续深造,到南开大学商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师从白长虹教授,专注服务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的学习。博士的学习比本科和硕士阶段更要单调。第一年,上了一些听起来高大上的课程,但真正起的作用非常有限,所以要偷空做自己的方向,中间也会参与老师的一些项目。网上有一篇帖子“论读博与蹲监狱的联系和区别”,指出读博和蹲监狱的共同目的就是:“早点出去”,说得非常准确。但是要早点毕业,就要达到资格,而这种资格,每个大学甚至每个学院都有不同的要求。我所在的学院要求至少发一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管理科学部认定的A类和B类期刊,外加一篇学校规定的核心期刊。这一项毕业资格就成为每个人短期(至少是三年)的目标。但是早点毕业并不是最终的目标,还要找到理想的教职,尽量发表更多更好的文章。所以博士生的压力主要来自于科研方面。日常生活方面,基本上就是每天早上八点到办公室,晚上十点回去,也几乎不跨出校园,以至于现在对生活了三年的天津还是非常的陌生。
博士期间并没有遇到特别大的困难,比较难熬的一段时间是毕业前等待论文盲审结果的一个月。由于我的论文申请了学校的优博培育项目,所以必须要参加双盲评审,接受五位专家的评审,如果有一位专家给出“D”的评价,就必须延期毕业。不巧的是,我们那年采用的是教育部的论文送审平台,要求评审专家必须在一个月内返回评审结果,但如果专家超过一个月还没有审回,学校也没有办法去催,因为学校也不知道论文到底送给了哪位专家。所以当时的压力,一是论文能不能按时审回,二是能不能得到好的评价。比较幸运的是,我的论文评审结果在答辩前一天终于都返回了,而且是五个“A”,没有做任何的修改就参加了答辩。
总的来说,现在回顾这十年的学习生涯,除了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以外,好像也没有其他特别的感触。可能别人的求学经历尤其是博士学习经历,可以讲很多故事,我只是这条流水线上很普通的一件产品。
2曲折考博
相比于大部分博士生而言,我的考博之路比较曲折,像坐了一次过山车。
我报考的专业是南开大学商学院的企业管理专业,但是在此前好长一段时间一直在试图报考新制度经济学方向,也联系过山东大学等几所高校,但最终都放弃了,还是选择了营销方向。之所以选择南开大学,一方面是因为南开的工商管理学科比较强,更重要的是南开的考博过程非常透明,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考试成绩和排名,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操作空间,而这一点对我这样没有任何关系又来自于地方院校的考生而言非常重要。确定学校后,便联系了营销系一位晋升博导不久的老师(我主观地认为这样会更容易考些),老师也比较热心,告诉了我一些注意事项,并介绍他的一位博士生让我咨询,这让我觉得比较放心。
确定学校和导师后,就是着手复习,个人感觉考博的难度远远低于考研(虽然我没有考过研)。我当时准备的主要是英语,尤其是听力,偶尔看看专业课。初试是2010年3月份考的,一个月后出成绩,总分227分(满分是300),在所报考的企业管理专业中排名第三(第一名234分),在所报考的导师里排名第一(比第二名高10分),成绩还算乐观。但很快就了解到可能会有一些问题,事后也得到了证实。到4月中旬复试时,提前去见了一下报考的导师,他委婉地告知“如果今年读不了,希望明年再报考”,这时基本就不抱什么希望了。在接下来的复试中(英语笔试和面试),我的复试成绩只有70分左右,比报考导师初试第二名低了20多分,所以在复试成绩占40%的情况下,我的总评成绩没有任何优势。其中的原因我们都懂,也不是我们能控制的。
复试结束在我回青岛的火车上又接到这位老师的电话,询问我是否愿意调剂到其他老师,我自然是同意。大概四月底的一天,我接到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李志刚老师(博士毕业于南开)的短信,通知我第二天去海大面试。这次面试是南开白长虹教授委托李志刚老师专门为我组织的,由于当年白老师还有一个招生名额,所以,想对我进行考察。当时给我面试的所有老师都是海大管院的老师,我很感谢这些老师,尤其是李志刚老师,他对这次面试做了很好的组织。就这样,通过这次特别的异地面试,我被南开录取。事后得知,还有一位大连的考生跟我在竞争这同一个名额。在我这段比较郁闷的考博经历中,崔老师也多次帮我协调,找其他老师帮忙,我非常感谢!
考博路上还有一个小插曲。因为我偏爱经济学,所以平时喜欢用经济学的视角去分析生活中的现象。有一次在青岛大学的贴吧里写了一篇帖子,从产权经济学的角度分析餐厅蛋炒饭的定价问题,有位网友用很专业的观点回复了帖子,而我也看出他对巴泽尔的理论非常了解,所以后来有了进一步的交流,得知他硕士毕业于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当时在南开大学经济学院读博士,而正巧我打算报考的也是南开大学,所以给我提供了许多好的建议,并帮我预定了考试时住的日租房。或许这算是“以文会友”吧,在此,非常感谢苏志强博士。
因为我跟朱礼华老师同年报考的南开,所以在我考博的路上,朱老师也分享给我很多信息,给与了我很多鼓励,非常感谢!
感谢朱礼华老师邀请张辉学长给我们带来经验分享。本期张辉学长和大家介绍了“十年求学”和“曲折考博”的经历,下一期学长会和我们分享求职经历并给予我们建议,敬请期待~~